12月11日,垦利区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党组成员周卫亭向社会公众介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有关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大众网、区融媒体中心等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
作为最高人民法院指定全市唯一审理涉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的基层法院,垦利区法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并积极开展司法建议工作,通过加强商标权保护助力品牌经济发展、加强著作权保护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加强公平竞争保护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力提升审判质效,为辖区知识产权保护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2024年,共审结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324件,结案标的额3141.65万元。该院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经验做法被中央政法委《长安》杂志刊发,被省法院通报推广;一名法官被表彰为“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表现突出个人”;针对网络直播带货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向运营电商平台发出的《关于敦促经营者完善直播货源审核机制的司法建议》荣获第六届全省法院优秀司法建议优秀奖。
固本强基,优化队伍建设。强化审判力量配置。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在打造特色党建品牌中一体融合推进知识产权审判队伍政治、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建设。在新设永安人民法庭,指定政治业务素质过硬的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组建3支“1+2”专业化审判团队,集中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统一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裁判标准,实现知识产权案件的管辖集中化、审判专门化、程序集约化,缩短案件平均审理时间。全面配置互联网法庭、科技法庭、视频会议室等网络办公办案体系,推进网上立案、在线诉讼、远程开庭、电子送达,推动知识产权审判智能化提档升级。
汇聚合力,创新机制建设。健全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机制,与检察机关共同出台《关于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工作中刑事司法保护问题的意见》《关于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权利恢复制度的意见(试行)》,推动知识产权刑事诉讼各环节衔接顺畅、运转规范,为辖区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与检察、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建立了《商业秘密保护联动协作机制》,与市场监管部门共同推进知识产权领域诚信建设,形成信息共享、联动协作的协同保护合力。与市及各县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行业协会、调解组织建立了协调联动机制,完善诉前调解和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形成多元解纷合力。与永安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成立安澜调解室,建立“342”工作机制,大力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诉前调解和司法确认工作,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效率,有效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精雕细琢,提升审判效能。深入践行“全面保护、严格保护、合理保护”法治理念,聚焦前沿热点,完善类案快审机制,实现简案、繁案及类型化案件分别由不同的审判团队负责,实现知识产权案件的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在案件审理中引入诉前调解机制,加强源头治理,将调解贯穿于诉前、立案、送达、保全、审理等各个环节,灵活运用调解方式,努力息诉止争。积极参与“版权AI智审”应用试点,努力破解图片类著作权案件作品独创性认定、侵权比对等难题。审结全市首例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开展知识产权非正常批量诉讼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引导权利人依法正当维权、诚信诉讼,加强对侵权源头的打击,严防通过诉讼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审判质效,破解了知识产权批量诉讼居高不下、以诉讼谋取不正当利益等突出问题,确保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范围、强度与创新贡献程度成正比,实现了知识产权审判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服务大局,做好职能延伸。坚持案件审理、规则树立和普法宣传三向发力,认真做好案件审理的前伸后延,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以高质量司法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针对部分擅自使用他人图片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案件向某学校发出司法建议书,得到了积极回应。聚焦日常生活场景,梳理涉及“盗版”小商品、商标招牌等常见的知产侵权“高发地带”的相关案例及时向社会发布。在消费者权益日、知识产权宣传周、农民丰收节等时间节点,通过进企业、进商户、进社区、赶大集等形式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讲等系列活动,宣传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垦利区法院将继续提升司法“硬服务”,优化创新“软环境”,有效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为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版权所有:东营市垦利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振兴路83号 电话0546-2521279 邮编:257500